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即将出台
本报讯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张化天今日透露,《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完成了全国征求意见,并已通过初步审议,将在行政审批后尽快发布。
张化天同时透露,《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技术规范也已制定完成,将通过行政审议后尽快发布。毫无疑问,新标准的实施必将加大企业的环境治理投入,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
据悉,全国水泥行业年排放氮氧化物是“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的重点领域。目前,我国水泥工业氮氧化物排放水平大致为880毫克/标准立方米,而在新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现有水泥生产线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降低到450毫克/标准立方米,新建线低于320毫克/标准立方米。
数字水泥网副总裁陈柏林认为,执行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新标准并非易事,对企业来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仅仅是一项减排任务,没有节能效益,只有成本增长。“氮氧化物减排设备至少需要几百万元的投入,此外还有运营投入,这对企业而言,都是不愿意接受的。”
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水泥生产线的达标改造成本约170亿元,若按年产20亿吨水泥计算,全国水泥工业环保设施运行成本将达近400亿元。
中国建材副总裁崔星太称,“新标准的公布肯定会对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将现有标准降到300毫克-400毫克每立方米的话,会给每吨水泥增加20元左右的成本。”
据了解,目前,国内每吨水泥的生产成本为180元-250元,排放标准修订后,加上水泥脱硝设备投入,每吨水泥成本将增加20元-40元。
业内人士认为,新标准对水泥行业虽然是很大的挑战,但同样也蕴藏着机遇,并对水泥行业起着调整作用。一方面会促进行业技术升级,提升产业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对现有产业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行业集中度将得到提升。崔星太认为,目前水泥行业的整体价格和实际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希望水泥价格有所提升,提升以后企业有钱赚,就会更好的尽环保责任。(环环)
摘自《中国建材报》2013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