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资金集约管理 提升企业财务实力
资金是企业生命的血液,它贯穿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周而复始的流动为企业带来货币的增值。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流转过程中全方位、全过程的价值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对于企业而言,资金集中管理是财务集中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强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资金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资金集约化管理体系的探索,对正在快速发展和成长的企业具有现实意义,因为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和核心的内容之一,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
通过对资金集约化管理的探究,以系统分析资金管理的风险因素;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尤其是会计控制,以指导企业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资金管理风险,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资金集约化管理是企业发展壮大实现跨区域经营后的必然要求,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资金效率与效益的共同取向。“集”就是集中,集合,进行统一配置;“约”是在集中、统一配置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发展。资金集约化管理就是通过资金集中,整合资源,统筹运作,从而达到节约资金成本、提高资金效益、防范资金风险的最终目的。
国家政策引导支持
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国办发〔2000〕64号)提出:“实行母子公司体制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企业集团,应当通过法定程序加强对全资、控股子公司资金的监督和控制,建立健全统一的资金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结算中心的功能,对内部各单位实行统一结算”。次年财政部印发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1〕325号),规定母公司的管理职责之一,就是实行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依法管理子公司投资、融资事项。时隔五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提出了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具体原则,即资金集中合法原则、资金结构优化原则、资金调度及时原则、风险收益平衡原则。
在企业进行资金集约化管理,既是企业发展的内部驱动和需要,也是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积极推行的引导政策。
国际上,许多大的企业集团公司均采用了资金集约化管理模式,比如:西门子公司、通用公司和惠普公司等,通过建立资金池和内部结算中心,实施账户集中和贷款集中,甚至建立财务公司等形式进行资金的集约化管理。
在国内,大型中央或地方企业集团均已不同程度地实施了资金集约化管理,例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国家核电、齐鲁石化、一汽集团、中粮集团、海尔集团等。这些国有企业结合不同的行业特点和资金需求,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资金集约化管理模式。
国内外成功的大型企业集团,都非常重视资金集约化管理,充分发挥资金规模优势,整合现金流量,减少对外部融资的依赖,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用活用好企业资金
集约化管理使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环节得到有效的控制,以保障资金的安全,以此来保证资金安全;可以防范资金风险杜绝资金体外循环;能够提高与金融机构谈判的力度,以集团公司的综合信誉争取更为有利的综合授信及业务优惠。
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可将企业资金最大限度地予以集中,根据战略需要调剂内部企业间资金余缺,有力加快资金在内部企业间的转移速度,提高资金周转次数,优化企业资金配置情况。资金集中化管理可有效解决企业内部管理层级过多引起的资金问题,从源头对资金实施管理控制,全方位多角度地管理资金使用过程,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资金安全,控制企业资金管理风险;同时,资金集中管理可从企业整体对资金使用做科学的统筹安排,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首先在企业内部各企业之间调剂使用资金,优化资金配置,保证资金供应,降低融资成本。其次有效发挥企业财务公司的专业优势和信息优势,使投资决策更准确、更适时,从而增加投资效益;另外,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支持生产经营业务的发展。
资金集约化方式方法
资金集中管理内容四方式即预算集中管理、融资集中管理、银行账户集中管理、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一资金预算集中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年初审定的财务预算,核定年度资金额度,集中管理投资资金,引导资金流向企业战略重点业务上;方式二融资集中管理是指企业将银行综合授信业务、贸易融资业务、对外担保业务等统一集中管理,有效控制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拓展融资渠道;方式三银行账户集中管理是对所属企业的银行账户开立、变更、撤销实行统一审批制,强制清理一些与生产经营无关的银行账户,通过采用财务管理软件,监控企业资金流向,保障企业资金安全;方式四收支两条线管理,就是所属企业所有收入资金当天按规定的上划渠道上划到集团公司的账户内,企业的资金支出按照定时上报的资金计划,采用透支管理模式,支出账户实行支付限额控制、日间透支、日终清算补平的管理方式。
资金集约化管理的实施方案三方法即内部资金池、内部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 方法一资金池是资金集中管理的基础形式,是对各分、子公司富余资金加强管理的措施,这种形式的控制力较弱,适合中型企业;方法二内部结算中心是建立在资金池基础之上,具有结算、借贷和资金调监控功能的资金集中形式,其控制力强,效果明显。结算中心除具有一般的收付款结算功能外,尤其能够根据集团公司的总体战略规划,发挥信贷功能的指导和监控作用,保证资金使用的合法与合规,保证科技开发与重点项目的资金优先使用权;方法三财务公司是资金集约化管理的最高形式,即内部银行,可以对内部企业直接或间接办理所有财务结算、综合授信、信贷、票据、信用证和保函等事项,是企业总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工具。
摘自《中国建材报》2014.6.30